本文首先介绍Springboot的单数据源配置方式,并介绍其中的Springboot自动装配细节;其次介绍如何配置多数据源。
... ➦在之前对K8S的使用中,已经用到了Volumes来给pod挂载文件,具体来说用到了HostPath、emptyDir、ConfigMap这几种类型的Volumes。最近在部署grafana时,遇到PersistentVolumeClaim的API类型,研究了一下,发现涉及的东西挺多的,有
... ➦最近在K8S集群中部署了node-exporter + prometheus + grafana,具体过程可以参考我的Github项目kubernetes-prometheus-grafana。这个博客用来记录下过程中的一些知识点,主要有这些:
主题 | 详述 |
---|---|
K8S的RBAC | 全称是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,K8S权限机制的基础 |
在Pod中访问ApiServer | Prometheus是运行在k8s集群中的一个pod,访问k8s的apiserver时需要一些鉴权机制 |
Prometheus Service Discovery | Prometheus是pull模型,需要自动地发现k8s集群中有哪些endpoing、node、service等,并watch其变更 |
Prometheus relabel_configs | 在prometheus的抓取job中过滤、转换target的label |
这几天把k8s折腾了个遍,个人觉得k3s更适合我,主要有五个优势
大概前几年就玩过软路由,当时用openwrt作为主路由使用,一是折腾起来太麻烦,二是对家庭网络侵入性太大,三是当时用的机器风扇声音太大。用上M2的Macbook PRO、Mac MINI后,我才发现,原来低功耗的无风扇的被动散热的体验是真的安静。所以,这次软路由的搭建核心诉求是三个:1. 旁路由而不是主路由;2. 用Clash而不是openwrt;3. 用被动散热的机器,主打一个安静。最终的话,这次整了一台畅网N100先锋版,把附送的风扇拆了,走纯被动散热。最终成品如下,特点是小小的,稳稳的,烫烫的。
下面的内容是介绍下如何使用Clash tun模式搭建旁路由。
... ➦